和信投顾:指数横盘震荡 氢能源异军突起
【盘面观点】
指数小幅高开,外围大涨以及节后效应,并没有给市场带来多少激情,指数高开后便拐头向下,开启了弱势震荡的横盘走势,一直到收盘,盘面上氢能源早盘直接暴力高开,全天维持强势,在氢能源的带动下,碳中和多点启动,风能,电力表现业都很强势,同时在业绩的带动下,军工,游戏表现也异常强势,跌幅榜科技,复苏,以及大消费领跌,节前表现好的今天依然没有改变被轮动的命运;技术上指数连续上涨突破之后,维持相对高位的震荡,唯一限制指数发力的就是量能,缩量下指数都没有下跌,后期一旦增量资金入场,随时可能有惊喜,大盘风险可控。
过节期间市场消息面平静的出奇,再没有相对明显的刺激下,市场大概率会延续节前的风格,但连量能都没有释放,确实有点低于预期了,目前市场情绪已经够了,连续的上涨确实有回调的需求,但迟迟不放量也限制了进一步反弹的空间,大机会可能没有,但风险可控的背景下,超短线博弈点还是比较多的。
氢能源本身就是碳中和的一个分支,之前一直被市场遗忘,隆基入局之后才牵动了市场的神经,去年新能源汽车的暴涨跟氢能源一点关系都没有,这下新能源汽车的预期叠加碳中和,巨头入局,行业的想象力也打开了,在结合近期的市场表现,最次明天还有一天的机会,所以今天该上上,如果超预期这块有大肉,至于电力板块,核心标的又回来了,不过继续创新高概率不大,后面只能做反弹了。
军工,
和信观点:市场风格延续节前状态,资金对新的热点关注度较高,但热点能不能走出主线行情不确定性较大,目前出现的新疆概念,中部崛起,科技,氢能源一个都没成功,后面需要继续跟,新主线没出来,老主线不好做,大机会没有,不过超短博弈,机会很多。
源达:反弹结构末端 注意仓位控制
今日盘面
受外围市场整体表现较好影响,沪深两市节后出现高开走势,但由于之前的两个交易日已经出现了量价背离,故高开后出现震荡回落,船舶、造纸、供气供热等方向表现强势,氢能源作为新晋热点,表现强势,后市可关注其持续性如何。但这些方向都不足以对指数形成有效的上攻,酿酒、医药、食品饮料,这类前期有所表现的品种出现调整,而这波市场的反弹是伴随着绩优股的超跌反弹展开的,它们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侧面反映攻击力度减弱,故综合判断,这里处于反弹结构的末端,那么与之对应的仓位上也应予以控制。
目前指数所处位置分析
从当下盘面看,交投相对惨淡,市场的波动幅度并不大,热点频繁切换的状况依然存在,所以这里的操作难度还是比较大的,前期我们给大家的建议就是持股耐心等待,目前看,这里虽运行在反弹结构的末端,但判断后市还有高点,整体后市预计将是震荡磨顶阶段,这个阶段中,逢上涨就开始降低仓位。
应对策略及关注方向
从上证的分钟级别来看,这里的上涨已
巨丰投顾:集中下行风险已经过去 市场成交为何依旧低迷?
今日,沪深两市双双高开,开盘后震荡下行,盘中一度翻绿。此后,指数绿盘位置运行,但下行空间有限。邻近收盘,贵州茅台等权重股展开拉升在,指数震荡回升中翻红。盘面上看,休闲板块大跌下,多数板块迎来上行,而家用电器、医疗生物、食品饮料等走低,对指数形成拖累,而个股也是涨少跌多,总体表现良好。
值得注意的是,今日市场迎来了新的热点,那就是氢能。受光伏巨头隆基股份进军氢能产业消息刺激,氢能源概念4月6日一度大面积飘红。氢能源概念有15只涨停,包括厚普股份、天沃科技、美锦能源、雪人股份、雄韬股份等。而市场也因为有了新热点而表现相对良好,但能否持续还需继续保持观望。
此外,值得注意的是需要看看市场的成交量,进入3月份以来,市场成交就没有超过万亿的,而在牛市当中,尤其是去年下半年以及春节之前,过万亿的成交可是家成便饭一样。那么,在经历了风险集中释放之后,这里的成交量为何迟迟没有释放呢?
实际上,这里可能有多个担忧的。首先,就是海外疫情的反复,拖累全球经济复苏节奏。比如目前看,欧美疫情反弹,而且出现变异,这对于经济的复苏不是个好消息,也对市场形成一定的情绪影响;其次,对于美债收益率上行的担忧,其实这个是影响全球高估值品种一度下跌的核心因素。而当前看,美债收益率仍有上行空间,年内高度或升至2%;此外,国内核心资产品种的估值依旧不低。经历一波调整之后,市场定价体系生变,很多核心资产筹码依旧集中,而且估值并不低,市场对于高估值依旧有担忧。
而且,当前国内流动性虽然没有实质收紧,但是边际收紧已经很多时间了,市场对于这个也是以后担忧的。但之所以没有出现明显的担忧结果,主要是当前还没有到一定要收缩的时候。所以,市场也仍有反复。所以,目前这个时候,市场担忧情绪比较
整体市场来说,在经济仍处于于复苏以及加速复苏的当前,市场向好趋势依旧未改变,只不过流动性稳健之下边际收紧持续,牛市或已经进入了后期。
总体看,阶段性可关注个股的博弈机会,但总体上继续保持观望,耐心等待新的抄底时机。短期可关注“超跌+业绩”支撑的品种的超跌反弹机会,而牛市后期整体可关注几个方向:1、金融股,其中重点跟踪银行。复苏后期银行业绩改善,资产质量提升,再加上流动性收紧导致资金转向低估值洼地避险,所以相对低估值的金融板块可能会吸引更多的机构资金;2、部分周期股,比如